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5|回复: 0

东方之“德”与金融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东方之“德”与金融危机ffice:office" />

 

                              ——“心灵交易”的诞生背景剖析

【回顾】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并发行了股票。

1609年,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已成长为欧洲的股票交易中心。

到今天,金融市场已经是一个全球连动的大市场,其中的汇市,就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国家能够操纵,再多的钱放进去,泛个浪花就没有了。

到现在400年的历史中,它见证了无数的公司成立、兴盛和衰亡,它见证了无数的精英进入,见证了他们创造的一个个关于财富的神话,它还见证了形形色色的金融危机,盛、衰,兴、亡,一个又一个的循环。到现在,人们还带着很多关于财富、生命、人生价值的梦想,前仆后继地投身金融市场。

 

【危机和动荡】

 

当世界一流的精英,用纯熟的技术、严格的自律,在这个战场角逐时,这块领域却显得越来越岌岌可危。每一次的危机对经济都是破坏性的,而对很多参与者本身来说,却是血淋淋、毁灭性的。

经济学家们解释:金融危机通常被认为是对经济体系里不健全的部分进行的“自残式”的自我矫正,尤其是对市场失灵的“清算”。

但是,近三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1982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代开始的日本经济衰退、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几次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除此以外,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动荡在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也一直没有停止。

 

【神话的破灭】

 

危机对经济的“自我矫正”似乎没有变得更美好,政府的宏观调节也似乎走上了死角,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却让人们不安。

从微观经济学,经过一次全世界的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宏观经济学,从自由经济,发展到国家干预和调节,在西方最后的药方都无法最终解决的时候,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答案也许在东方。

 

【东方之“德”】

 

在东方国家一个个崛起的时候,东方文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包括世界经济、金融市场,包括世界经济中此起彼伏的集团、组织,忙忙碌碌的人群、精英。也许,这剂药方,可以尝试一下东方理念。

中国的古典文化,经过若干次文化批判、政治运动的清洗,已经与明清时代,甚至近代断层,当中国人热热闹闹地过着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几乎忘记了自己祖上传来的习俗,忘记了浪漫的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会,忘记了冬至之时过小年,举家团聚,忘记了五月端午茶艾草、吃粽子……更不要说,忘记了刘禹锡流传千古的一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当西方已经走入困境时,我们回头看自己老祖宗的文化,突然发现另外一幅风景。

西方人看重技术、工具、法制,而东方文化流传的最多的,却是“德”,是厚重的承载。

 

【“德”与金融危机】

 

现在已经有人意识到,尽管还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谈之色变的、人们生活中的、世界经济中的危机,也许源于德行的缺失。在危机中牺牲掉的,也许不仅仅是弱者,还包括那些德行不具足者。

 

【炒作与用极】

 

当金融市场的泡沫终于破灭时,世界经济迎来萧条的时期,又一个周期开始了。

泡沫来自哪里?人们的炒作?过头的商业运作?大而无当的期望值?

1637年,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

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人们资金闲置、储蓄膨胀,而股票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1720年,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1967年荷兰的郁金香,和其他时候的有什么不同?

没有。

那么是什么变化了?

是货币衡量的价格在变。

事实上,是人们对实物的认可在变化。只是这个认可是通过价格来表现出来的。

人们却认可一支郁金香价格超过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收入的总和?

很显然,这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心态了。如同金融交易中,任何对市场的判断,如果带着过多的贪婪和恐惧,则必然是扭曲的。当人们无不用其极地追求物质的利益时,必然因为这种力量而导致金融市场,包括世界环境的混乱和扭曲,从而引起整个经济、人类生活的动荡。

原来,金融危机是人们因为贪婪和用极而导致的货币失衡造成的。

 

【心的影响】

 

当人们的道德下降到已经失去做人的骨气时,当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来买卖,换取感官的享受和名利的满足时,这种基于贪婪和用极而引起的大范围失衡,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了。

当媒体、广告、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人们走向物质和放纵时,势必会渐渐遗失一样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德行。人之所以能站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这种知耻、明德,在于气节。当人不堪为人的时候,势必会引致灾难。

体现在金融交易上,就是亏损,体现在经济中,就是危机。大范围的货币失衡,和大范围的德行缺失密切相关。

《孟子告子上》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再看一看我们的心,看一看当今的舆论,所谓的文化,都在宣传什么,否已经遗失了这些做人固有的东西?这也就可以明白,我们为什么生活在金融和经济的动荡中了。

在此反问一下自己:你在如何影响着周围的人?你在如何引导别人?

 

【破解危机之根】

 

既然人们心中的贪婪和用极为根,金融危机只是一个果,那么解决金融危机的根本方法,也就不言自明了。

如何化解贪婪和用极?从东方传统文化中也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厚德载物”,不是无不用其极地获取,不是用力地去消耗,而是以德行来承载这些物质的财富。

如同《心灵交易的秘密》中所说的,“财富来自于德行,来自于自己的品德和日常的修养。一切的命运其实都在自己手里——对心中的原始善念和恶念的抉择。”

说到这里,文章已经结束了。后面就是如何厚德载物了,如何把这些业已成习的思维、话语、做法,一点点改善,进而成为一个有德行,能载物,不激发恶性循环的人了。

这句话,也许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到:品德和日常修养,是点点滴滴培养起来的。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可以从自身、从点滴做起。

在此感恩我们的老祖宗们,留下了这样宝贵的遗产,我们得以在关键时候继承、并真正受益。在此也同样感恩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正因为这样的碰撞,才能有灵动的火花,照亮前路。

 

(文:王云 责任编辑:东方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4-5-18 06:07 , Processed in 0.046602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