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枫叶 发表于 2020-5-15 15:26

再来刷一片,坐等楼主更新。

往事随风转 发表于 2020-5-15 21:41

本帖最后由 往事随风转 于 2020-5-15 21:43 编辑

该书资产与资本分析这章作者按照现金流角度重构了传统的资产负债表,这种做法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把企业的运营和资产/资本表结合起来了。而传统资产负债表的问题就是过于会计术语,企业中非财务部门看不懂。

通俗讲你开个公司,你要关心你的钱怎么来——形成资产——怎么为你赚钱,特别是我们股民,木有中间环节,钱进去出来就知道盈利还是亏损,其实中间环节是你的脑子和行动。

重构指的就是怎么来的钱叫资本,根据给你钱的对象分为股东权益和债务两种;
形成的资产根据带来经济利益不同分为(金融资产、经营资产、长期股权),这个资产就是你以后通过他们再来赚钱的载体,所谓的资产回报率就是衡量你这些资产是否优良的指标之一。
所以这里面的第一个恒等式就是资本=资产,这种根据投入和产出的逻辑(接近常识的观点)去看待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让非财务的经理们很清楚他所负责部分的投入和产出,例如:生产部门的主管,他赖以产生利润的就是通过投资活动形成的长期经营资产(厂房、设备等)去赚钱,那么站在公司领导角度,就要看这个投资的钱形成的厂房设备会否在一定期间产生更多的钱。这里面就有投资的周期和未来现金流的预测,所用的方法可以参看上一章的投资活动的决策标准。

重构后的资产结构中(营运类、长期经营类、股权类、金融资产类),四类的占比能够区分出重资产和轻资产类型的企业,投资型企业还是实体企业;

对应资产结构的就是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意味着企业来钱方都有哪些,典型分类为股东投资和借债,这里面需要记住才杠杆指标,其等于资本总额/股东权益,也就是如果你很多资本都是借债来的,杠杆率就高。
书中例子提到万华化学由于战略扩张期,这个指标有些高是可以合理解释的。衡量这个指标高低,可以通过资产收益率和借债资本的成本对比,如果入不敷出,那就容易资不抵债而破产。

民企和国企最大的差距就在举债的资本方面,无论是资本利率还是期限民企都很吃亏。

往事随风转 发表于 2020-5-15 22:19

本周后半部分讲得是流动性风险。
传统财务角度衡量这个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两个指标的弊端书中指出的很到位,作者应该是有企业经营的实务经验。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超市类(国外的沃尔玛、国内的苏宁)向上压供应商的应付款的账期,向下压我们客户要求现款交易,这种做法一定是对公司有利的,但反映到上面指标确实不好的。所以,教材这块是错误的,过于从财务角度去设计指标了。

杨农化工,它的产品销售都是预收款后发货,不存在坏账,口碑极好,这也是好公司在销售端的典型案例,而有些企业用票据支付的,回款周期长的,都属于护城河一般般的企业。

书中提到三个次数是企业好坏与否的重要也是难作假的指标,分别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付款付款次数(天数),而这几个指标的考核和执行都属实不易,都涉及跨部门的协同。以前和联想接触时,了解过有一阶段(90年代)他们这块做得非常好,那段时间他们多管齐下,一举击败dell hp,成为国内台式机的龙头,后面有时间在八卦,挺有意思的。

企业流动性的风险,通俗意义就是没钱经营没钱还债了,首先我们通过刚才提到的资产和资本的匹配角度看:
1、营运资产就是生产经营的资产,如果他流动越快,就会越赚钱,流动性就越强;
2、增加长期资本(比短期利率要便宜),会改善流动性,也就是长期资本变相帮你省钱了;
3、还从资本端入手,借债不好都知道吧,那么就增发新股,也是解决流动性的好办法;

如果你发现某个企业能够尽可能多的采用类似上面的办法,那么这样的企业值得关注。

这章内容还是偏概念性,直到最后几章前都是在为最后的估值做各种铺垫。

爵士黑马 发表于 2020-5-15 22:36

楼主辛苦了,感谢分享

转啊转 发表于 2020-5-15 23:51

每天顶一顶,楼主幸苦!

洪湖 发表于 2020-5-16 04:45

好帖好帖!!!!

kkikki 发表于 2020-5-16 09:26

顶顶顶

冥域 发表于 2020-5-16 10:29

等更新

雪地里的马 发表于 2020-5-16 14:44

每天顶一顶,楼主幸苦!

往事随风转 发表于 2020-5-16 17:35

按照资本资产的角度对利润表进行重构。
在回顾一下,资产包含企业主花钱买到的(营运类、长期经营资产,股权投资,金融资产)这三类对应损益表分别为经营利润,股权投资收益以及金融资产收益。
利润有两个概念作为投资者一定要区分开:息税前利润和息前税后利润,这样的划分就是要去除和经营不直接相关的部分(利息和税),这里面要强调一下会计中对于匹配的概念,比如收入和对应成本的匹配,资产投入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匹配,通俗讲就是两个变量之间需要具有可比性、可度量性以及可还原性。
利润表分析中,边际贡献是投资者无论如何都要深刻掌握的概念,其等于产品单位价格-单位变动成本,贡献也即是利润,对于企业经营而言固定成本就是沉没成本了,索性在经营分析中就不看它了,而以可控制的变动成本为抓手去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等等。
欧美企业由于完全市场化,边际贡献的计算几乎随行入市每天都要进行计算,然后指导企业进行计划的调整、生产的调整以及销售策略调整。
第二个重点掌握的就是毛利的概念,历史上的牛股无一不是毛利率超高的公司,一般而言毛利低于30%的,都谈不上护城河深厚。而毛利的提高虽然从公式上看降低成本也是一个办法,但实际经验看,一旦一个企业开始节衣缩食降低成本的时候,可能企业也步入了缓慢增长期,也即是成本变量的减少对于毛利的提升远小于收入变量增加,同时一个企业毛利的高低以及稳定性,是投资成长股股票的最重要逻辑,15年一带一路后的建筑股就再无起色,从毛利上看这种建筑工程类公司实在是乏善可陈。
本书贯穿的案例就是万华化学,这个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在MDI产品的全球定价权,这点国内的三桶油都望其项背,化工类的龙头它是当仁不让的。
接下来就是费用分析,成本和费用的区别在于归集的对象是什么,如果能认定到是生产产品直接相关就是成本。费用中的营业费用是和收入相匹配的,花出去的营销类的钱,能够带回来收入这才是关键。
费用的分析以前和事务所的朋友聊过,这块单纯看费用率是一方面,要想分析公司费用方面的健康情况,还是要去看企业前十大客户/供应商和公司在这方面的关系,比如是否关联方,是否存在高于市场价的竞标情况等等。但这些对于普通投资者没什么渠道可以获取。
最后提及一下这几年备受央企重视的EVA指标,通俗的讲就是你作为出资方,你要比较如果这笔钱按照无风险利率计算,和企业净利润率对比,这才是EVA要达到的目的。
在往后面在股票估值模型中,为什么老外更看重的是现金贴现模型,也更能说明国外成熟市场在投资理念上首要追求的是保底安全性,然后才是其他的考虑。

早上看第一财经的节目,嘉宾也聊到一个现象,16年之前业内人士都知道乐视的问题了(乐视里面很多都是联想系)当初他们已经开始流动性危机了,但大家可以看二级市场的崩溃还会花了好久时间。
最近的瑞幸,这个简直就是公开的秘密,都知道是骗子(各种假冒的资本性开支,并购),但二级市场的爆发确是在前阶段才开始。

基本面的择时,和技术面的择时一样难,我和朋友们交流也都认为,普通投资者还是以技术面为主要观察点,根据你的策略选择好股票,然后依据基本面的常识判断,和技术走势做验证似乎更合适。

往事随风转 发表于 2020-5-16 17:38

我写下来,也是督促自己每天都坚持看书,至于理解到位与否,各位看官自行判断。

多读书,尤其有了一定阅历后,对格局和修养的提升简直就是唯一的路子。

现在互联网碎片化文字太严重,逻辑性和一致性方面还是书籍要好很多,投机者顺便多看牛股走势图。

闲庭听风雨 发表于 2020-5-16 19:33

赵金闯 发表于 2020-5-17 01:47

路过学习!!!!

股海沉浮8 发表于 2020-5-17 08:51

好帖顶起来

酸甜苦辣 发表于 2020-5-17 14:29

好帖,顶起来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财务报表与股票估值读书笔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