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知道英国的罗琳写过一套叫<哈里波特>的书,很好卖.她也是因为这套书从一个贫民变成了富豪的.香港的彬仔(一个身体残疾,曾经写信给特区首长给香港安乐死的人.现在已经死了)也写过一本书,然而,完全没人愿意看他的书一眼.我自己也曾经写过一本书,拿到出版社的时候,出版社的人说要我交10万元出版费.我一听到就没兴趣再说,那回我的东西转身就走了.我本来就是听说北韩偷渡到南韩的人,很贫穷,身上什么钱都没有.之后就写了一本关于北韩的书,拿到出版社卖掉就赚了一笔钱,可以买房子还有些钱剩做点小生意,可以维持日后的生活了.其实我写书的时候就是我人生最穷困的时候.本来就是打算出版本书赚点钱(写书不需要什么材料成本,只是用电脑打字比较费时间),这使我想到没计可思时候的想法了.本来我就穷困,他还说叫我交10万元.我靠!如果我有那么多钱,我都不写书,不去出版社了.
为什么罗琳能够成功.我或者彬仔却注定要失败呢?我就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就明白到东方人注定难在世界上当领头羊.就是我们的前辈日本也注定是这样.因为东方人不喜欢研究,不喜欢学习.其实学习就是为了研究.学习不是为了抄袭别人的东西,而是知道和了解什么东西使别人研究过,别人已经很有成果的东西就不值得研究了.其实就是这样,而不是为了复制和抄袭.而我们由于很受儒教的影响,对学习和模仿泰国强调了.所以日本人就只知道"改良",韩国的情况也是差不多,中国就是只懂做山寨.其实受儒教影响严重的地方人们懂得得最厉害的武功不是九阴真经,不是九阳神功,而是"嫁衣神功".就是拿来主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就只是懂这个.也是因为如此,看来看去都是旧书,旧内容,就是没有什么创新的东西.什么史记,四书五经,道德经,来来去去就只是作者变了,出版社变了,没有新的内容.
事实上,中国的出版社也不容新的内容出版.例如我当初去出版社的时候,那个出版社的人就说我的内容不符合规格.什么小说不是这样写的,论文也不是这样写的,诸如此类的.那就是白痴.书就是表达某人的意思,还需要什么固定的格式么?再说,我说的那些东西是原本这个世界没人研究过的,也必须那样表达才能让其他人看得明白的.那如果要用他的那个格式,那就根本无法写出来了.
东方人没研究精神,当然也不喜欢看书.东方人喜欢急功近利.什么东西,短时间之内能见效果,他们才有兴趣去看.那些要转很多个弯才能跟他自身的利益有关系的,他们就看都不看了.所以这些地方,注定无法成文世界的文化中心.无文化氛围,就难有科技的创新和进步,那就自然不能成为科技中心.所以这些地方,你想写本书(涉及创新的内容的)就赚大钱,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知道,如果罗琳不是出生在英国,不是在欧洲,而是在中国,她写再多的<哈里波特>都是卖不出去的,注定只能是穷光蛋一个.如果她出生在阿拉伯国家,那情况就肯定更糟糕了.
我个人喜欢研究,喜欢各种奇怪的东西.如果我有很多钱,我会选择去欧洲办一些兴趣研究会.我一直很有兴趣研究一种蓄电池或者能量储存块,是一种高能量储存块.这种东西约只有一个大号电池那么大,重量在一两以内,但所储存的能量是足够一个普通家庭(4人家庭)50年以上的全部用电需要的.我一直都很有兴趣造这种东西.我觉得那储存的也很可能不是电,而是比电更微小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