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20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忆缠君之四:广雅中学
广雅中学离缠的母亲出生地西关2公里不到。标记A的是西关、标记1的是广雅中学。
引缠文
“本 ID的妈妈是广州西关的,最正宗的广州人了,因为妈妈那边的亲戚都在广州,大概是南北结合,所以本ID从小就有点特别。而且,因为此,本ID从小时候开 始,最远海南、大西北的,都至少住过N年以上,广州和北京就更不用说了,大概这对本ID的性格很有点影响,同样的原因,弟弟的性格可能走的是相反的路子, 但这些,以前都没太注意,这一定是本ID的问题了。
弟弟大概从小就觉得受到压抑,总是想比本ID厉害,因为本ID学习的成绩一向太好,读 的学校,从小学开始都是最好的,结果弟弟大概为此受了大苦,从小学开始,一直就为读本ID读的学校而奋斗,本ID去那些学校,从来就没觉得有什么压力,从 初二开始,本ID基本处于不上课状态,结果也没什么影响。正因为本ID不上课,所以发展出很多其他爱好,例如本ID没学过就会自己写出乐曲,后来还专门去 学作曲大概也为弟弟增加了新的压力,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本ID发现弟弟也试图想写点曲子,但当时没想那么多。后来,本ID一直没干什么所谓的正经事,股 票、传统文化,禅宗等等,一直就单干,这也给弟弟带来无限的模仿压力,他好象也没正经上过班,也折腾起道家中医等事情,股票也暗地干起来,记得有一年,他 曾很高兴地告诉本ID,那年他股票赚了快20倍,大概是1999年的事情吧,但当时本ID已经干过太多的所谓大事情,对此大概也没太留意,换了现在,本 ID一定说,好厉害呀,这样至少能让弟弟舒服点。”
“ 写这第一钢琴奏鸣曲还在中学,本ID还 没正式学习作曲,之所以对这有特殊的感情,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大型的作品,之前主要都是写艺术歌曲和一些小型的乐曲。当然,现在看来,这东西很幼稚,但对 于一个10几岁的小孩,足够可以了。这话不是本ID说的,本ID的第一位老师当时已经80多,是冼星海的学生,是一个国家级很牛大奖的获得者,他之所以收 本ID,这乐曲还有根据莎士比亚一些对白谱写的咏叹调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一听完就把本ID收下了,所以,对这乐曲有点感情也是应该的,虽然这和以后所写的 没法比,但也足可以留为纪念了。”
“本ID说自己中学时所写的《第三钢琴奏鸣曲》是中国人18岁前所写最佳钢琴奏鸣曲,这,绝对不是吹 牛,而是有根据的。有条件、有可能18岁前能写钢琴奏鸣曲的,最早也都要是七、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以前的人根本就没这个条件。像什么谭盾之流,当时环境 所迫,18岁前连钢琴都没见过。中国最早学音乐的,如李叔同、萧友梅、黄自等,也是年龄相当大才开始的。解放前后那批人,都搞民族化去了,更不可能18岁 前写钢琴奏鸣曲这种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爱玩的游戏。而文革后这一代人,如果有人18岁前能写的,尽管拿出来和本ID比,本ID根本就没把谁放在 眼里。
说 实话,这作品现在看来肯定是很差的,毕竟是中学时候写的,而且当时还没正式学习作曲。但这四乐章的作品已经写得很有模样了。其实,本ID在中学时写得最好 的是一些艺术歌曲,就算现在来看,也是值得保留的。那些歌曲,基本都是用莎士比亚、歌德等的诗作为歌词,中国诗人的也有,像《立在地球上放号》(倒,这竟 然是郭某人的)、《再别康桥》什么的,但都是艺术歌曲。本ID中学结束时完成的艺术歌曲数量是600来首,还可以吧。考大学这种小事情,就别咨询了,别人 复习高考,本ID就在作曲,但本ID读的可不是作曲。作曲是大学前后专门跟一著名老头一对一学的。下面,还是先说说这钢琴奏鸣曲。
忆缠之五:中大数学系
“本 ID在网上很少聊数学,一般人对数学都很不了解,绝大多数人,本科里读的数学大概也就十七世纪的水平,即使博士了,读到的也就是些数学的皮毛,和他们谈数 学,没什么可交流。而即使是数学系毕业的,对数学的整体其实也是很不了解的,数学的体系太大了,随便一个小领域就够一个人折腾一生。
数 学在本质上是艺术的,这句话绝不是胡扯,数学的材料和艺术的材料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其创造过程是同构的。数学里有着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力,一般情况下,数学 看不起物理之类的东西。爱因斯坦偷了点黎曼N年前的皮毛就成了上世纪最牛的物理学家。现在的理论物理学,本质上就是数学的一个小分支。当然,物理学的人肯 定不承认,他们会搬出一大堆什么实验、物理解释之类的理由来保住他们的名头,这帮人天天用着数学的创造而沽名显摆,看看爱因斯坦偷了点黎曼还有他前妻的东 西后就没干什么正经事,就知道82和28已经不是物理学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玩数学的人一般在智力上都看不起其他人,古希腊有人说万物皆数,其实万物算哪根毛,数学比世界还要广阔。世界只不过是无限可能的数学形式中的一种,换句话,我们现在能存在能面对的世界不过是无限种数学可能中的一种,数学的想象力超越了世界,世界在数学中连一颗微尘都不如。
一 般人,包括很多所谓的哲学家,经常玩各种理论把戏,在数学看来,都是数学玩剩下不玩的。目前最可笑的就是所谓的经济学家,号称多么多么高深的数学工具,除 了骗骗数学外的人,不过就是继续显摆一下经济学家般的下流无耻。一般争论中经常玩的所谓逻辑,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数学结构“格”中的一种特殊情形,看着他 们把这种数学中玩烂的垃圾当宝,真是太可乐了。至于什么计算机、操作系统、经济、天文、金融、保险等等之类的垃圾玩意,没有数学,什么都不是,最近美欧高 科技、金融、保险以及军工、情报等行业中年薪N百万美金地挖好的数学人才,其实这点东西用些数学的皮毛就足以应付,而数学的真正大玩家,是不屑于玩这类无 聊事情的。”
人 类知识的先验基础,在康德那里已经说得很清楚,虽然可以构造无限多的数学系统,但不同的民族都自发地能发现接受自然数这一点,当然会引起很多神秘的联想。 对这一点的解释有很多途径,有一种就是认为自然数是天生、先验、必然的,其实,这并没有任何特异之处。自然数完全可以构造出来,我们能接受自然数只不过是 我们刚好处在一个能让我们接受自然数的世界里,自然数的自然其实只是偶然,而这偶然,某种意义上就构成了人类认识的先验性。
当 然,还可以有这样的智力游戏,把一个数学系统不断归结于更简单的,这种归结主要是无矛盾性。例如,一个算术系统的无矛盾性就可以逻辑地保证更大的数学系 统,例如包括某种公理化数学大系统的无矛盾性,但这种归结的逻辑,其实如自然数的先验一般,并没有多少神秘性,能归结就是和所归结的逻辑相等价,否则,完 全可以设计出一种逻辑路径,使得这种归结完全没有意义。
如 果把实际看成我们所处的世界,那数学和实际发生关系的,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这部分逻辑的先验性其实就是我们所处世界先验性的逻辑,因此,数学揭示着世界 最幽深的秘密,数学是世界一切高潮的前提,当然也蕴涵着一切高潮的高潮,数学是世界的女王。然而,数学完全可以采取一种非现实的视野,这里,数学有着最广 阔的想象去构造只属于自身的时空,完全可以仅仅因为美而肆意挥洒,这是一切艺术中真正的艺术,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一切所谓的现实规律。数学的地盘,数学就 是王。
显 然,现实的数学并没有这么的潇洒,数学的现实学术规范联系着现实的利益,例如,一切可以被学术的学术都必须在共同的公理系统中展开,这里展开的其实不过是 名誉、地位、金钱等玩意,现实数学里其实和现实一样,都只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游戏。当然,有一天,数学也可以成为一个智力的游戏,人们可以按照自己喜欢 的公理系统而组成各种游戏联盟,在不同的系统中,可以允许直线的不存在,也可以允许直线上的点是离散的等等,谁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系统。 而和现实相关的系统,完全可以让智力和想象力相对有困难的、可能更多地属于男性的,在一个相对简单的数学分支里完成,这个分支当然可以找一个相对好听一 点、显得有点智商的、甚至比较男人的名字,例如:理论物理。
“区别于基本孤立地研究问题的近代数学,现代结 构数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用各种同构关系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一种宏观有力的研究力度与广度。对于拓扑学来说,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拓扑分类的问题。无 穷的图形,站在分类的角度,可能就只是归为少数的几类。分类方法的不同,当然就构成了研究的不同侧重。在拓扑中,最基本的就是站在同胚角度的分类,所谓的 同胚,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就是站在拓扑的角度上无差别,而庞加莱猜想的严格数学表达就是:单连通的闭三维流型同胚于三维球面。换言之,无穷复杂的单连通的 闭三维流型,站在拓扑的角度,都是和一个简单的三维球面无差别的。即使你对数学不熟悉,也应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强力宏大的结论。任何一个对数学有一点了 解的人都知道,庞加莱猜想就是也一直是拓扑学发展的中心问题。
当然,很自然就有了庞加莱猜想的推广。数学上的事情往往十分奇妙,大概所有人都觉得N越大,问题的解决越难。但实际上是,首先被解决的是N大于等于5的情 况,然后是N等于4的情况,反而是最开始的三维情况一直不能被解决。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被中山大学朱熹平等二人彻底解决,这其中的意义当然不用多说了。
像 上次英国人解决费玛猜想一样,证明中是否也会出现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还要等待今后一到两年全世界数学家的检验,上次英国人被挑出毛病后最终也解 决了,算是虚惊一场,这次的情况怎样,现在该证明已发表在最新一期《亚洲数学期刊》杂志上,共300多页,能看懂的人都可以一起去挑刺的。当然,全世界能 看懂的人,一定是比能吃馒头或能看密码的人少得多了,而对于能看懂的人,这绝对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乐章之一,就像费玛猜想的证明,每一页都是人类智力的最高 咏赞。”
“现代物理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物理与几何的高度统一。本质上,现代物理就是一门几何学,只不过是各种不同高深的几何学。而几何学也不是一般认为的那些几何学,几何的领域,可以涵盖并超越你思维的所有方面。
广义相对论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理学,而其基础是几何,一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学。而后面,到规范场、超弦、膜空间等等,就涉及各种超越一般人直观的几何了。
在那些几何学里,能量、动力等结构对应着一些特殊的几何结构。这才是现代物理的主流。
对于一般人来说,广义相对论可能是最简单的了。那里,物质结构与几何结构是高度统一的,而诸如引力结构等对应着一些特殊的几何结构,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本广义相对论的课程看看,看看这种几何结构的威力。
而本ID的理论,本质上是站在这种现代物理的角度构建自己的能量动力学结构的。这里,一切都是几何结构说了算,一切的能量动力形态,都变几何化,因此,必须有这种思维上的根本改变,才会有真正的理解。否则,还是牛顿时代那种弱智思维,那就将陷入一种机械化思维的陷阱中。
具体怎么样,以后慢慢说来。”
“数 学是什么?数学是美,数学是音乐,数学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那一片心蓝。那些把数字、公理、集合、方程根之类的东西当成数学的,都是只要盒子不 要珠子的粗人,怎么配谈论数学?只把数学当成工具的人,就象那些只把女人当成工具的臭男猿人一样,他们那粗劣的品位怎能分辨野花与牡丹的区别?数学是科学 的女王,一切科学都臣服在她的权仗之下:
A:那么,数学是哲学,是存在或其它什么吗?
B:哲学只不过是一些行将就木的老头缅怀青春时无奈的呻吟,存在只是存在者对着不存在的空镜子幻化出的一系列绮梦。数学是哲学的哲学、存在的存在、一切的一切。数学,不可言说。
A:那么,数学是骑着青牛跑掉的糟老头的道?是那个连蝴蝶和自己都分不清的漆园小吏的逍遥游?还是-----?
B:你怎么能把数学等同于这些无聊的东西,数学不可言说,数学无不言说,数学非心非物,数学即心即物,数学-------
A:行行,别说了,俺晕,俺最怕和女人唠叨,即使是天上的。
B:美丽并不总因美丽而美丽,数学无不言说,就让本女利用数学的例子向全宇宙如A先生之辈说明不出墙的红杏是不可能的,让所有的贼胆找不到贼心,贼心没有了贼胆。
A:------
B:如果红杏代表着完美,墙代表着完备,只要是红杏就一定要出墙,不出墙的红杏是不可能的,这个想法,在数学中叫做哥德尔不完全定理。如果红杏就是红杏,墙就是墙,它的一个等价说法就是:墙里的红杏总是不完美的,要让红杏完美就必须要让她出墙,红杏的完美在于其出墙。
A:啊,数学竟然可以这么通俗易懂,她揭开全宇宙男人的伤疤,让全宇宙充满男人的悲鸣。
B:所有的女人都会因为哥德尔定理而爱上数学。
A:所有的男人都会因为哥德尔定理而痛恨数学。
B:数学不会理会爱恨情仇之类的东西,因为她就是爱恨情仇;数学没有幻想,因为她就是幻想;数学没有真理,因为她就是真理;数学者,非数学也,所以叫做数学。
A:行行,别说了,数学快成了女人的玩具了。俺闪,还不行吗?”
忆缠之六:
有人说李彪是李天佑的孙子。蛮有可能的。取名为彪,恐有缅怀林副统帅之意。
李天佑4子。那么李彪父亲是李亚西、李亚滨、李亚宁、还是李亚明呢?顺序上4位应是从年长到年幼的
但那位网友语:"缠的祖辈是共和国的第一代,但不是军方的",这又与李天佑亲戚产生矛盾了。。。
引用缠文,关于林彪:
历史将为林彪元帅平反
发布时间:2007-11-08 12:51
收盘就有事,所以解盘改晚上,先把晚上的帖子放上来。
这个问题,已经说过多次,不过还是要说。正如本ID给林彪元帅所写的七律里,颈联“曾经百战喧天地,一夜孤行惑古今”。前一句,就不用说了,任何没有偏见的人都承认,而后一句,似乎没有疑问了,似乎太常识了,但这“惑”,应该不会永远的。
历史将为林彪元帅平反,一个为新中国的建立席卷万里的元帅,是不会叛国的。更多的,没必要说了,唯一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说的命题就是:林彪元帅在上飞机时,已经不存在了。
一个元帅的存在,和任何一个人的存在一样,首先必须是一个活人。无论是谁,只要不是一个活人,这人就不存在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人能反驳。只有活人,才可以叛国,这同样是没有人能反驳的。“林彪元帅在上飞机时,已经不存在了”,这难道不就是历史?
本ID从来不相信任何道德上的圣人,历史最终都会让那些道德上的圣人们原形毕露。袁崇焕的故事,在历史上并不是孤立的。历史将为林彪元帅平反,历史的迷雾,最终将有一天散去。
林彪元帅,安息吧。
一团三战神
发布时间:2007-10-11 20:05
明天收盘就要去机场,晚上到后天下午,都有忙不完的事,不能发帖子了,明天的解盘,可能要周六晚上或周日才能补上,抱歉。
中 国现代历史上,有一个团,出了三个战神,在前后两次的统一战争中所向披靡。最绝的是,三个战神,却都是政治上的侏儒,其中两个都死在坠落的飞机上。这个 团,这三人,不用说,所有人都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叶挺、林彪、粟裕(准确说不属于叶挺独立团,而是后来由此扩充成的24师)。
参不破这三人的命运,对中国现代历史的知识等于0。项叶、毛林、彭粟,就如同宿命中的前世纠缠,人之多面与复杂,超过所有的戏剧、小说,而这,只构成三人命运的一面。历史,从来都是最好的小说、戏剧。
以 命运与性格的有趣程度来分,林、叶、粟,林彪显然是最有趣的一个。最近,林副主席已经可以有新塑像了,这确实是历史的进步。但以其命运研究对中国现代历史 研究的重要性来分,其顺序大概要变成粟、叶、林了。粟身上扩散出来的历史脉络,虽然单纯,但也太令人回味无穷了。林,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结构性的终点。
叶,其命运是古典式的,大概更容易被审美;粟,其命运是现代式的,寂静而喧哗;林,其命运如此后现代,真不枉此生矣。
三人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没有彭大将军之流的暗器工夫,彭大将军的暗器工夫之一流,那姓张的江西老表一定知道。
叶挺、林彪、粟裕,真正的战神、真正的伟丈夫,岂宵小可比?!
忆缠之七:同学追思(未求证)
摸根死担力 于 2008-12-1 00:53
私事篇:哀伤
今天周日的同学聚会有两条令本人震惊的消息:
1,一位高中同班三年同时也是大学同校的同学于2008.10.19日因鼻咽癌导致淋巴扩散离开了这个世界.此人是中国证券史上的风云人物,也是本人心目中中国最优秀的两名操盘手之一;
2,此人在新浪全球第一博客开设了接近2年的博客专栏,书写了近1400篇以上的博文,流量排行占据新浪第38位,本人今晚才开始查看他的博客历史记录,见附件;
本人会在适当的时候公布他的真实姓名,心情极其压抑不想多说别的,仅以该同学的一篇博文表述哀悼之情.
愿上帝怜悯和眷顾他的灵魂.
2008-12-01 11:27:38
升升跌跌股海翻腾
阳阳阴阴天地回荡
----缅怀李彪同学
李彪(1969?-2008),男.
1988年高中毕业于广州广雅中学.
1988-1992,广州中山大学数学系.
-----------
追思一代奇才李彪同学 (一)
在活动的最后一刻听到“李彪同学不幸离世”的消息,所有人都为之悲伤,我们一桌的女生们,泪虽强忍住了,但眼圈殷红。
今天是星期五,从这周一到今天为止,我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泡在李彪同学的博客——缠中说禅上了。我不断地读,不断地读,收获不少感悟。本人只是凡人一个,渺小得很,但斗胆如此评论李彪同学——
他是天才、奇才、大师和生命的斗士、勇士。我相信,他肉身虽死,但精神永存!他用他其高的智慧,用最真诚的态度,毫无恐惧地面对生死,体验生命过程,最后,他穿越了生命,我相信,他得到了永生,让黑夜增添了一抹闪耀的亮光。读他的文章,我获得的直面生命的勇气。
几天来一直一直在读,很奇怪,心里没有了悲伤,好像自己在他宽广博大的思想海洋里瓢水止渴,甘甜直沁心脾。
我希望,能在这个论坛中,开辟小小的空间,大家用往事来追思这位奇才。
我对李彪同学的一点记忆:
正如活动中提到李彪时候大家所说的一样,没有人会不认识李彪的。我有幸与李彪同学同班三年,有可能没有说过一句话。但对他的记忆很深:
追思一代奇才李彪同学 (二)
我希望,能在这个论坛中,开辟小小的空间,大家用往事来追思这位奇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