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9|回复: 5

转发:2004中国股市六大败笔 国九条名列首位(2005-01-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注:04年1月31日“国九条”发布

2004中国股市六大败笔 国九条名列首位
2005-01-10 09:37



2004年1月31日,针对股市连续多年低迷及市场长期积累的股权分置的矛盾,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纲领性意见(简称“国九条”),为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社会资金有效转化为长期投资。二是有利于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三是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维护金融安全。

我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资本市场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些问题是资本市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资本市场发展作出了部署,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创造和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坚持服务于国民经济全局,实现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坚持依法治市,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坚持资本市场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市场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处理好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与防范市场风险的关系;坚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任务是:以扩大直接融资、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目标,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要围绕这一目标,建立有利于各类企业筹集资金、满足多种投资需求和富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形成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并举、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培育诚实守信、运作规范、治理机制健全的上市公司和市场中介群体,强化市场主体约束和优胜劣汰机制;健全职责定位明确、风险控制有效、协调配合到位的市场监管体制,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完善证券发行上市核准制度。健全有利于各类优质企业平等利用资本市场的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

鼓励合规资金入市。继续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比例。要培养一批诚信、守法、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

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筹集长期资金。完善证券公司质押贷款及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办法,制定证券公司收购兼并和证券承销业务贷款的审核标准,在健全风险控制机制的前提下,为证券公司使用贷款融通资金创造有利条件。稳步开展基金管理公司融资试点。

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规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的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稳步解决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公众投资的税收政策,完善证券、期货公司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对具备条件的证券、期货公司实行所得税集中征管。

四、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

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在统筹考虑资本市场合理布局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研究提出相应的证券发行上市条件并建立配套的公司选择机制。继续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逐步改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结构。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和完善统一监管下的股份转让制度。

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改变债券融资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丰富债券市场品种,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制定和完善公司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资产抵押、信用担保等偿债保障机制。逐步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

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

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品种创新机制。研究开发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加大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

五、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把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不断提高盈利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管理体制,推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支持竞争力强、运作规范、效益良好的公司发行上市,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已上市公司进行以市场为主导的、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的并购重组。进一步完善再融资政策,支持优质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做优做强。

规范上市公司运作。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真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强化董事和高管人员的诚信责任,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对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控股股东进行责任追究。强化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责任,切实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在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同时,建立对退市公司高管人员失职的责任追究机制,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六、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执业水平

把证券、期货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根据审慎监管原则,健全证券、期货公司的市场准入制度。督促证券、期货公司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其股东行为,强化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诚信责任。改革证券、期货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制度,研究健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机制。严禁挪用客户资产,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券、期货公司要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对分支机构的集中统一管理。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督促证券、期货公司实施稳健的财务政策。鼓励证券、期货公司通过兼并重组、优化整合做优做强。建立健全证券、期货公司市场退出机制。

加强对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发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证券资信评级机构,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提高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七、加强法制和诚信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水平

健全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加强诚信建设。按照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总体部署,健全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规体系。要清理阻碍市场发展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政策性文件,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要按照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制定资本市场诚信准则,维护诚信秩序,对严重违法违规、严重失信的机构和个人坚决实施市场禁入措施。

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按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树立与时俱进的监管理念,建立健全与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进一步充实监管力量,整合监管资源,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过硬的监管队伍。通过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努力提高市场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效率,降低市场系统风险,保障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发挥行业自律和舆论监督作用。要发挥证券期货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期货业协会、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等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作用。要引导和加强新闻媒体对证券期货市场的宣传和监督。

八、加强协调配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关心和支持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在出台涉及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时,要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敏感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并建立信息共享、沟通便捷、职责明确的协调配合机制,为市场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共同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及时纠正发起人虚假出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行为;各地区和有关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退市公司的管理,确保退市工作平稳顺利。对有重大经营风险必须退出资本市场或采取其他行政处置措施的证券、期货公司,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风险处置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建立应对资本市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

严厉打击证券期货市场违法活动。各地区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关精神,严格禁止本地区非法发行证券、非法设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非法代理证券期货买卖、非法或变相设立证券期货交易场所及其他证券期货违法活动。财政、公安、审计、工商等政府部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打击力度,维护资本市场秩序。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

严格履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关于证券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承诺。鼓励具备条件的境外证券机构参股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继续试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

积极利用境外资本市场。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到境外发行证券并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机构和人员到境外从事与资本市场投资相关的服务业务和期货套期保值业务。认真研究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

加强交流与合作。落实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合作安排。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及境外证券监管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树立全局观念,充分认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共同为资本市场发展创造条件,积极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网讯 接二连三的重大败笔彰显出管理层与市场距离的遥远,也彰显了中国股市决策机制与监管机制的失灵与失效。没有基本制度创新,中国股市很难走出困境

  2004年,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是极为沉重也极为沉痛的一年。说它极为沉重,是因为经过一年的运行,"终点又回到起点",股指在100天内9破1300点,出现了在低位长期徘徊的局面,市场仍然深陷熊市之中;说它极为沉痛,是因为在这一年的年初,"国九条"曾经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热情和无限的希望,但对"国九条"深信不疑的投资者却反而成了市场中受害最深的套牢者,以至于最终连"国九条"本身也被套牢,政府信用与市场信用双双受到巨大损害,市场矛盾不但未能得到有效化解,相反却出现了日益激化的演进。一年来股市运行的结果,是市场陷入了更深的疑惑与更大的困惑,市场走出熊市的希望似乎更加渺茫也更加遥遥无期。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股市运行出现与国民经济完全相悖的走势,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从宏观上说,2004年的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些对股市走势发生重大影响的新的因素。宏观调控措施的突然出台并且力度不断强化,物价指数的持续走高并且导致银行的利率政策发生方向性转折,是中国股市运行中所出现的两个最大的变量。但是,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年增长率仍然达到9%且又在年初公布了"国九条"的情况下,如果措施得当,股市走出大熊市应该不是什么奢望,至少是不该走出迭创新低的市场走势。

  然而,市场的期待毕竟不是股市的现实,中国股市的疲弱走势几乎将市场的所有希望都击得粉碎。市场运行仍然山重水覆、市场发展仍然危机四伏、市场预期仍然混沌无序--这是中国股市现实的真实写照。在2004年的市场建设中,管理层仍然是失误连连,并且在决策中出现了对市场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重大败笔。

  六大败笔彰显决策失误

  一大败笔,对"国九条"的理解出现重大偏差、对"国九条"的落实出现严重走偏。

  2004年年初,"国九条"的公布曾经给市场带来巨大希望,并且一度使市场运行出现了明显的转机。但是,管理层却错误地理解了市场对"国九条"的认同与期待,不但没有真正把握在解决股权分裂的过程中,保护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与让市场成为对投资者有回报的市场这一"国九条"的核心与要义,从而主动地化解股市的内在矛盾特别是解决股权分裂这一重大弊端,相反,却利用市场对"国九条"的认同而大行"圈钱"之道,结果导致市场的矛盾日益激化,市场的危机日甚一日,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

  二大败笔,以规范非流通股转让为名,把非流通股的转让从场外转到了场内,并且大大降低了非流通股转让的市场条件。

  这个败笔的最严重后果,是把原来的"一股两市"改成了"一市两股",不但导致两类股票成本不同、权益相同,价格不同、规则相同,从而可能在同一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规则的推出使得非流通股转让的定价机制、交易方式与市场环境发生了实质性的重大改变,非流通股的流动性将因此而大大提高,这种提高的结果就是其交易成本的降低与交易价格的提升,并且会因此而形成价格刚性,从而大大挤缩了对非流通股进行全流通改造的价格选择空间、方式选择空间与机制选择空间,使得全流通成为更为困难也更为遥远的事情。

  三大败笔,复制主板市场制度缺陷的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及其大肆"圈钱"。

  主板市场的最重大缺陷,是一个企业在一个市场中的股票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且形成了增量上市的分裂局面。在"国九条"已经对解决股权分裂问题有了明确的制度指向的情况下,管理层又推出了沿袭股权分裂格局的中小企业板,既彰显了"融资为制度之本"这一中国股市的"潜规则",也突出了中国股市基本制度创新的路径之艰与决策之难。整体制度演进不能有效进行,权力掣肘、定位不清与监管错位--中国股市的内在制度缺陷在中小企业板的建立与建设上实在是尽显无遗。

  四大败笔,以整体上市为名行"圈钱"之实。

  毋庸置疑,整体上市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客观趋势,也是中国股市提高市场整合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的一条必由之路。但是,中国股市的整体上市应当是随着全流通问题的解决而逐步提上日程,在市场割裂的格局且流通股不能参与公司决策的情况下,就贸然推出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整体上市,其结果就必然是放大市场中本已存在的制度戕害,使得本已是畸形化的市场中又出现一个助长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圈钱"倾向的新的怪胎。市场的实践已充分表明,整体上市方式虽有所不同,但在各种方案的背后都隐藏着同一个词--圈钱。在股权分裂问题未能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增发与整体上市都是对市场原则的挑战与蔑视。

  五大败笔,让大股东来确定"以股抵债"的价格从而纵容原有的掠夺者对市场和流通股股东进行再掠夺。

  2004年7月,针对大股东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又很难纠正的状况,中国证监会推出了"以股抵债"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推出本来可以成为矫正市场走偏行为的一个契机,但这一制度的实施规则却使得市场出现了更严重的走偏行为。由于"以股抵债"没有体现惩戒性原则,相反,却由大股东来确定"以股抵债"价格与实施程序,这就使得市场中出现了奖赏掠夺者和惩罚受害者的是非颠倒、黑白颠倒的运行格局。可以说,"以股抵债"是2004年中国股市最为荒唐的"制度创新",它突出体现了管理层和决策者与市场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的重大的思维错位。

  六大败笔,在发行制度创新和市场化的旗帜下推出市场询价制。

  所谓的市价发行制度,在中国股市中早已有过一次失败的尝试。那次尝试的结果,是市场上出现了88倍市盈率这样的发行价格,从而为闽东电力送上了8亿多元的"大礼包"并且给其管理层日后的腐败埋下了重大伏笔。然而,管理层并未认真总结与反思上次市价发行制度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在股市的基本制度依旧的情况下,又一次开始了市场的试错过程。由于中国股市存在着严重的股权分裂现象,也由于中国股市的发行权完全处于行政垄断的控制之中,在这样的发行体制、发行机制与市场环境之中,是不可能产生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的,市场中所能产生的,注定是与市场价格相去甚远的畸形价格。中国股市发行市场与发行机制的变革有赖于市场的整体制度演进,有赖于市场化基础与市场化环境的全面建立,在基本的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还远未建立时,发行制度改革的单兵突进,不但不能对整个股市的市场化变革产生正面的与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给市场运行带来重大隐患与负面效应。

  基本制度创新需先行

  中国股市市场建设中接二连三的重大败笔彰显出管理层与市场距离的遥远,也彰显了中国股市决策机制与监管机制的失灵与失效。

  这种失灵与失效导致管理层总是错误地理解与把握股市的发展机会与创新机遇,进而使得中国股市在边缘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失灵与失效还导致中国股市一再错失化解乃至解决股市内在矛盾的良机,进而使得整个市场无可避免地滑向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经历了长达42个月的大熊市和损失了数万亿的社会财富之后,中国股市的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恶化趋势,并且已经显现出威胁整个金融安全的社会后果。无论是从制度演进还是从股指运行来说,中国股市都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是发生正向转折还是出现反向转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股市与中国股民的命运。

  股市运行必须以制度为本。中国股市所面临的全部困惑与发展中的重大障碍,皆来源于与现代市场经济完全相悖的股市制度。没有股市的基本制度创新,中国股市就很难走出困境并走向坦途。基本制度创新与运行方式创新必须有主有次,在基本制度创新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运行方式创新的突进反而可能有害无益。基本制度创新的要义是消除市场预期的紊乱因素,在这方面,下决心在解决股权分裂的问题上做出重大努力并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在市场接受的前提下消除制度走偏、制度戕害与制度复制的最根本的制度基础,则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人士谈“国九条”颁布一周年2005年股市期待“国九条”发威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宋华)去年2月1日,“国九条”的发布一度被视为证券市场度过三年寒冬的信号,二级市场也掀起过一波中级行情。但一年之后的2005年2月1日,沪指再次创出了68月以来的新低。“国九条”效应在递减吗?股市的出路何在?记者在“国九条”颁布一周年之际采访了部分业界人士。


       
汉莎特惠价5888元         您知道干啥最赚钱?
我有UC 何需电话         想送免费的歌曲祝福吗

“国九条”关键在落实

知名市场人士张卫星认为,现在不是没有药方,而是如何用药的问题。要解决中国股市问题,如何贯彻“国九条”是关键。

“‘国九条’的出台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政策利好,它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肯定地说,“关键是如何制定具体的落实‘国九条’的政策,逐步解决资本市场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制度性问题才是市场走出低谷、逐步发展繁荣的根本。”

吴晓求认为,“国九条”的发布意味着发展资本市场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国九条”对有关问题的阐述适合国情、顺乎民意,对资本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最权威也最全面的解答,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纲领。

吴晓求分析,市场对于政策暖风的“麻木”表明,政策对市场调控的力度正趋于弱化。而深层次的原因是,证券市场以融资为目的的市场定位、股权结构分裂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证券公司频曝资金“黑洞”等问题造成了投资者对于股市投资信心的丧失。

吴晓求指出,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连续四年的持续低迷,如今市场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已经深度暴露出来,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了。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将受到这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继续暴露的影响,更将受到对这些问题和矛盾着手调整及解决方式、力度和程度的影响。

吴晓求特别提到,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制度障碍。“国九条”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他个人认为,在股权分置问题上,2005年将主要以制度建设代替试点性方案。

尊重市场规律

资深市场人士清议表示,“国九条”最大的意义是把法治观念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观念引入到证券监管工作中,并确立了股市以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为本的政策导向。他认为,2005年股市仍期待“国九条”发威,但在落实“国九条”过程中,必须正视目前股指反复下挫、迭创新低的事实,尊重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律办事。
发表于 2014-5-1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明白,但是还是要顶下。
发表于 2014-5-11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4-11-24 12:59 , Processed in 0.05441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