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抗癌药研发进入新阶段,关注“AI+基因检测”型药企
据《科创板日报》消息,近日召开的第九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多位来自抗肿瘤药物研发专家、从业者对国内抗肿瘤药物展开了交流,专家们特别强调,基因检测已成为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最受认可的方向之一。癌症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抗肿瘤药也是全球最“卷”的赛道之一。而近年来,中国肿瘤新药研发飞速发展,创新药临床研究逐步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其中,尽管PD-1/PD-L1抑制剂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疗效局限,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
另外,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肿瘤中的效果目前同样受限,主要受肿瘤微环境复杂性的制约。
而基因检测却受到认可,已成为肺癌精准治疗的关键,尤其在早期和晚期患者中。
上海市胸科医院指出,基因检测在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精准诊疗中作用突出,预计NGS技术(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将成为未来主流,随着基因检测出的新靶点不断发现,将不断提升患者生存率。
此外,“人工智能”在抗癌药临床新技术研发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认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通过AI深度学习,该防治中心成功将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勾画从人工操作引入智能化时代,显著提升了治疗的精准度和效率。
上海高博肿瘤医院也介绍,该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实验设计与数据管理效率,缩短项目执行周期,同时建立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联盟,推动技术平台与新靶点的开发。
简言之,国内临床抗癌治疗赛道正在进入下一个阶段。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认为,随着抗癌药研发已侧重在“AI+基因检测”结合的方向,预计后续在这一方向将诞生较多的独角兽企业,产业规模有望迎来高增。落脚到A股市场,在基因检测技术和市场规模领先的抗癌药研发医疗龙头,或者医疗AI大模型应用创新企业值得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