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原材料价格“大降温” 光伏细分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向好
7月13日,一家光伏设备类企业据记者表示,二季度景气“更足了”,“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扩产仍在继续,我们二季度光伏设备发货量环比一季度大增。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记者梳理发现,除去遭受跌价损失的企业外,不少光伏中下游企业二季度业绩环比一季度有所提升。
华创证券认为,当前光伏产业链价格已松动,终端组件价格随之快速回落,刺激需求进一步放量。华创证券进一步上修了全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预期,预计2023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达140GW至150GW,同比增长60%至70%。
“尽管光伏各环节的产能过剩与内卷竞争不可避免,但光伏终端需求远未到天花板,光伏行业仍将快速发展。未来,有技术、资源及管理优势的龙头企业会获得较快发展。”一家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光伏部分环节二季度景气“更足了”
“今年一季度,因为春节假期、硅料价格大幅波动等多因素影响,对下游硅片企业需求造成了阶段性的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金刚线产能利用不足。但自2月份起,开工率开始快速提升,5月、6月订单饱满。目前,产能提升计划的设备投入已基本完成,7月预计可达到400万公里/月以上,全部调试完成后可达600万公里/月。”岱勒新材相关人士表示。
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
钧达股份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230%至300%。钧达股份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3.54亿元。由此来看,其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
钧达股份称,上半年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下行,推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产业保持高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2023年光伏电池环节由P型向N 型技术升级迭代,电池盈利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公司率先在行业实现N 型TOPCon 电池大规模量产,成为业内为数不多具备N 型TOPCon 电池大规模供应能力的专业化电池厂商。
7月12日,亿晶光电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0亿元至3.20亿元,同比增加1086%至1255%。今年一季度,亿晶光电归母净利润约为1.266亿元,可见其二季度净利同样环比增加。
晶盛机电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0.52亿元至22.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其二季度业绩环比一季度同样有所提升。
晶盛机电表示,公司积极推出光伏创新设备,延伸半导体产业链高端装备产品布局,同时加快新项目建设,快速推动新一代金刚线等先进材料以及精密零部件业务扩产。
上游原材料价格“大降温”
提及上半年业绩预增原因,亿晶光电表示,公司积极拓展光伏市场,光伏组件销量同比增长;同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技术,持续推进产品降本增效。受益于硅料等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盈利水平有较大增长。
7月1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消息称,本周国内N型料价格区间在7.3万元/吨至8.2万元/吨,成交均价为7.45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4%;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6.00元/吨至7.4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6.57万元/吨,周环比持平。
目前,硅料价格已经较高位30万元/吨的价格大跌超7成。
硅业分会表示,按当前复投料价格计算,仍接近多晶硅企业平均生产成本,检修停产的情况也有发生。1至6月国内多晶硅月均产量在10.86万吨,同比增长91.2%,增量主要来自协鑫科技、新疆大全、润阳新能源等企业的产能优化释放及扩产增量释放。7至8月份仍有部分多晶硅新增产能爬坡释放,月均产量预期在12.5万吨至12.7万吨之间,同期硅片月均产出在47GW至49GW之间。从供需关系来看,硅料小幅供过于求的趋势仍将延续。
光伏行业人士认为,伴随硅料价格回落,光伏产业链逐步实现了“轻装上阵”,成本的下降将极大地推动光伏新增装机增长,从而推动行业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太阳能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硅料价格呈下降趋势,组件上游产品价格下降,降低光伏组件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组件价格的下降,对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会提升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的投资建设积极性,电站投资商的积极性提升又会制造市场需求,最终达到平衡。
眼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仍在抓紧扩产与开工。华民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其位于云南大理的子公司鸿新新能源的一期项目进展顺利,240台单晶炉已全部投入生产,切片产线也在紧锣密鼓地调试中。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项目自点火投产至今,一直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