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34

机构高价参与的"坑爹"定增:当年的16.7元如今只值2分钱

哭了!机构高价参与的"坑爹"定增:当年的16.7元如今只值2分钱中国基金报记者高雯一个投资者站出来诉苦,买了只参与新三板定增的私募基金,没想到浮亏超80%。一群新三板投资者默默表示,你不是一个人。有参与新三板定增的私募基金净值只有0.2146元,也有所投私募参与的定增项目已浮亏99.99%。尴尬的是,哪怕认亏也很难割肉离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缺失让相关产品无法退出。更严峻的问题在于投资的公司还有可能摘牌,那退出更是遥遥无期。当年16.7元参与的定增现在2分钱近期,有认购私募基金“源实-硅谷天堂定增1号投资基金”的投资人称该产品已经严重浮亏。硅谷天堂公告显示,2015年10月份,该基金参与了硅谷天堂的定向增发,认购金额为1.4817亿元。此次定增的价格为30元,合计募资金额30.71亿元,其中有22名机构投资者作为新增投资者参与了此次定增。Choice数据显示,曾经30元发定增的硅谷天堂10月29日价格为1.55元,复权后价格4.8元,如果一直持有没有卖出,浮亏高达84%。但在缺乏流动性的新三板市场,没有最惨,只有更惨,最新收盘价比定增价低99%的项目并不鲜见。如2015年9月份发行定增的大乘科技,彼时发行价为16.7元。大乘科技今天的收盘价格为0.02元,比定增价低99.99%。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35

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鼎锋明道新三板汇金基金”成立于2015年3月份,基金管理人为宁波鼎锋明道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公司旗下备案23只私募基金,其中9只名称中含有“新三板”字样。

不过,上蹿下跳的新三板公司股价亦被普遍认为失真。基金君只能说,没有充足的流动性,价格也没有公允性。上述大乘科技、雅威特、首航直升的定增浮盈浮亏也只是在假设参与机构至今没有退出的情况下计算,所以问题关键还是看,你到底能以什么价格抛出去?

无法退出的尴尬

“浮盈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退不出来。”有新三板市场投资者无奈的表示。

的确,有的浮盈,有的浮亏,可投资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退出?

参与硅谷天堂定增浮亏严重的“源实-硅谷天堂定增1号投资基金”选择展期,但在依然没有流动性的市场上,股价并无起色。在展期后的到期日来临之际,源实资产发布公告给投资者提供了三种选择方式:

一是原状返还,符合新三板合格投资者条件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将股票从基金账户过户到个人账户;

二是投资者个人出具指令,在2018年6月25日之前可以向管理人发出交易指令,由基金管理人按照指令变现,并将变现资金分配给相应的投资者;

三是由管理人统一变现,并在全部变现后,向投资者一次性统一分配现金。如果投资者未进行选择,则默认按第三种方式处理。

根据证券时报报道,源实资产的基金经理经理郭凡表示,当时参与源实资产硅谷天堂定增的投资者超过100人,目前仅有13人选择将硅谷天堂股票转回自己的新三板账户。基金在展期期间及目前的管理中并未收取管理费,也不会在股价低迷时随意转让。源实资产正联合各家机构寻求解决方法,但目前尚无结果。

而这是不少新三板定增基金的普遍状况。“大家的处境都差不多吧,新三板市场骤然遇冷,2015年大部分的定增项目都是一路向下的走势。如果浮亏了,做市的公司就按市价处理,反映在产品净值中。到期没有资金接盘,就无法退出,只能延期。”沪上某参与新三板投资的私募基金经理表示。

对于一路下跌浮亏的项目,有投资经理无奈表示,“先拿着吧,等着它IPO”。

2015年曾被认为是“新三板元年”。从3月份开始市场似乎一夜火爆,以烈火烹油之势进入资本市场的视野,股价暴涨,挂牌企业数量一路飙升,定增项目更是应接不暇,动辄百亿定增出现。Choice数据统计,2015年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定增项目的获配金额合计为115.65亿元。2017年至今,这一数据为36.26亿元。

一旦摘牌可能会亏更惨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143只新三板(事件驱动)阳光私募基金中,有92只产品净值在1元以下,占比64.34%,其中6只产品净值在0.5以下,最低的产品净值只有0.2146元。

更为严峻的是,参与的公司一旦摘牌,投资者恐怕更加血本无归。

去年5月份,股转公司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对PE机构提出“八项”规定,其中包括“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

上周,股转公司就新三板挂牌PE机构整改口径进行细化,规定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得超过其收入的20%。两周之内要完成整改,未完成整改的将面临强制摘牌。

事实上,除了PE整改面临摘牌风险,今年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退市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沪上某位做新三板投资的基金经理表示,如果参与定增的公司摘牌了,那这笔投资就变成股权投资了,退出更遥遥无期,净值很难公允计量,暂时按摘牌时候的价格估值。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37

下半年清盘速度加快

  证券时报记者 陆慧婧

  基金市场分化还在加剧。一方面,新基金继续扩容,三季度新成立基金353只,募资规模超千亿;另一方面,几乎同等数量的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面临清盘。基金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产品共360只,迷你基金数量比前一季度增长约30%。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节节攀升,9月底达到11.14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在新纪录的背后,360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徘徊在清盘线之下。海通证券(14.480, -0.18, -1.23%)统计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在360只迷你基金中,灵活配置型混合基金多达93只,占比25%,股票指数型43只;股票ETF、偏债债券、纯债债券中的迷你基金数量也都超过30只。

  迷你型基金中,有50只基金相比二季度末规模缩水超过9成,更有15只基金较二季度缩水99%。记者梳理基金季报发现,单一大机构资金撤离是导致此类基金规模突然缩水的主要原因。如今年3月成立的一只货币基金,二季度末规模44.57亿元,到了三季度末,基金仅剩78万元,基金半年报披露的持有人结构显示,一家机构持有该货币基金99.88%的份额。随着机构撤离,该货币基金已于10月17日清盘。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37

值得注意的是,有6只迷你基金在三季度重回2亿元之上,华夏鼎实债券二季度末规模为2355万元,三季度增至15.05亿元,创金合信资源主题、华安深证300两只基金也分别由1640万、2831万增长至8.83亿元、7.92亿元。

  2016年委外资金大举进入基金市场,其后陆续撤出,叠加新规要求机构定制资金需采取发起式模式,一批定制基金或沦为迷你基金,或不愿转型而走向清盘。

  进入下半年,迷你基金数量大幅增加,基金公司加快旗下迷你基金关停并转步伐。上半年只有不到20只基金清盘,而7月份到9月份猛增到36只。10月份虽有接近10天假期,但宣布清算的基金仍多达13只,创单月新高。截至10月30日,年内清盘基金数量达到68只,超过过去3年数量总和——2016年有16只基金清盘,2014及2015年合计清盘基金数量为35只。

  委外资金多进入债券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导致这两类基金成为清盘基金重灾区,今年以来清盘基金中,36只为债券基金。此外,也有5只保本基金因不满足保本期存续条件而进入清盘程序。

  记者发现,10月以来清盘的基金多为年内成立的次新基金,有4只基金成立不足半年就宣告清盘。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40

王群航:市场逐渐自我纠错 未来清盘基金将增多

9月28日,我还写过公号文章《新基金的尴尬正在凸显》。对于绝大多数新基金,我绝不推荐。

  三、“垃圾新基金”


  上周,新基金的法律文件公布的较多,如周四、周五、周六分别有6只、10只(含1只曾因为流动性新规调整而暂停发行的)、10只新基金,这么多的新基金里,一些“垃圾新基金”又开始露面,这些基金或有可能就是之前超期未募的、名字重复的,等等。反正不管怎么样,这些“垃圾新基金”未来能够在市场上存在多久,完全不必想象。

  上周五,中证报有篇文章《新陈代谢加速,清盘基金增多》,文中提到了今年以来已经有60多只基金公告清盘,或进入了清盘程序。对此,我早就预言过了现在的清盘潮,并现在再次提醒:15、16年曾经发的多,现在及未来清的也将会多。现在,“垃圾新基金”还在发,未来还将会逐渐清掉。

  发的多,清的也多,这种现象正常吗?表面上看,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是市场的自我纠错,很好!但是,回过头来再想一下,这么高的新陈代谢率,正常吗?这其中有着多么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啊!行业的社会责任是否也包括这个方面的内容呢?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一再发生呢?是亡羊补牢好呢?还是防患与未然好呢?当然是后者。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50

基金清盘是什么 基金清盘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基金清盘对于投资者来说绝对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损失很大,如果大家持有规模小的基金,应密切关注,一旦符合清盘条件应该马上赎回,减少损失。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基金清盘的相关知识。
  基金清盘是什么?
  基金清盘是指基金资产全部变现,将所得资金分给持有人。清盘时刻由基金设立时的基金契约规定,持有人大会可修改基金契约,决定基金清盘时间。
  根据中国基金有关法规,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关于基金因资产规模过小而需清盘的情况,在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香港曾经出现过,由于后市看淡,基金份额赎回较多,香港多家基金公司关闭了一些基金。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52

从基金类型上看,2014年以来清盘的基金以短期理财债基、指数型基金为主,数量均超过10只。QDII基金也有4只,且现在QDII基金中的迷你基金的比例较高。

  据华宝证券分析师李真分析,指数型基金规模相对其他类型基金整体偏小,一方面是由于其波动性较大,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在A股市场中主动管理的确能带来超额收益,因此投资者更偏好于购买主动管理型基金。而且,指数型基金先发优势比较明显,指数差异化也很重要,如果不符合市场需求,就很难逃过无人问津的境遇,一些细分领域的指数更是如此,个性化的指数也普遍规模较小。


  李真表示,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规模持续低于5000万元则主要是由于历史业绩较差,此外,基金的替代效应也是一部分原因。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与基金业绩有一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个人投资者身上,但机构资金对规模的影响最为直接。另外,细分领域的QDII由于受众面较小导致规模不大。一些有吸引力的QDII产品,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投资目标,仍然逃脱不了被赎回的命运。

  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分析,2017年以来,清盘基金的数量、规模出现较明显上升,主要是自2016年年末以来陆续推出的保本基金(现已更名“避险策略”基金)、分级基金等监管新规,使得存续基金后期运作难度加大,监管环境变化较为直接地影响了这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加上委外的撤出,预计2017全年清盘基金数量和规模总量都将超过往年。

  据深圳一基金公司人士分析,随着迷你基金的增多,选择清盘的基金数量也会上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55

基金清盘了散户怎么办?
当一只基金清盘或即将面临清盘的时候,有些投资者那是“蓝瘦香菇”,后悔自己当初怎么买了这么一只基金。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来弄懂基金清盘是什么意思?好知道基金清盘之后,作为散户的自己该怎么办,如何做尽量减少或挽回损失!

基金清盘是什么意思?

基金清盘是指基金资产全部变现,将所得资金分给持有人。清盘时刻由基金设立时的基金契约规定,持有人大会可修改基金契约,决定基金清盘时间。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了,基金清盘并不意味着你的资金就全部没有了,只不过随着净值降低所面临的清盘会让你投入的资产大幅缩水。

那么,基金既然有清盘这么一说,那风险是不是很大呢?其实不然,因为基金清盘的条件相当苛刻。

基金清盘条件有哪些?

1、基金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

2、连续60日出现基金的总资产净值已逼近或已跌破5000万元的。

首先,我国基民数量巨大,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几乎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如果按照净值计算,因为期间基金可能实现了分红或拆分,所以部分资产规模较小的基金可能会出现总资产净值逼近或跌破5000万元的现象,但是如果没有连续60日出现这一情况,基金也不会被清盘。

因此,虽说市场上曾出现过基金被清盘,但是那是极其少见的,所以投资者大可不必太过担心自己的基金被清盘。

那么,了解了基金清盘的含义和条件之后,对于我们的投资有什么帮助呢?

1、挑选规模稍大的基金,以规避5000万元这一风险点;

2、选择受市场欢迎的优质基金,以跳过基金经理能力不足和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深坑”。

基金清盘了散户怎么办?

基金面临清盘散户肯定是相当郁闷,但是不妨换个角度去想问题,或许将有转机。

首先,你要弄懂这只基金为何面临清盘?是受大环境(比如股灾)的影响还是说基金经理的能力不足亦或基金公司资质不行?

如果是大环境影响了基金表现,那么对于优质基金切不可盲目割肉,而应静待反弹机会,再做决断。

如果是后两者,其实清盘对于投资者来说反而叫“因祸得福”,因为你可以选择其它优质基金去进行投资,早日脱离这种差基金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就需要散户有个好的心态,精选优质基金,从而化险为夷。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57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今年7月、8月、9月份公告清盘或拟清盘的公募基金数量分别达到13只、13只、11只。

乍一看觉得没什么,可是跟从前相比,才能看出节奏的不寻常。据《中国经济时报》披露,自从2014年9月业内首只基金--汇添富理财28天债券型基金清盘以来,2014-2016年基金清盘数量每年分别只有4只、31只和18只。这样一对比,今年基金清盘的“节奏”确实不同以往。

基金清盘是什么意思呢?看似加快的清盘节奏对投资者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57

进入10月后,这种密集的节奏还在继续,依旧有不少基金还在陆续清盘。

10月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旗下一只混合基金宣布进入清盘程序,这也是10月份以来第一只正式宣布清盘的基金;10月12日,泰达宏利发布公告称,泰达宏利收益增强债券型基金因为出现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故基金管理人决定终止基金合同并依法履行基金财产清算程序;10月15日,融通基金和华夏基金也分别发布了旗下基金召开持有人大会提议基金清盘的公告。此外,招商招熹纯债、嘉实稳康纯债两只债基也先后公布了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风险公告。



为啥这些基金会接连清盘呢?要知道,曾几何时,但凡有基金清盘,那家基金总是回引得无数吃瓜群众围观,总得丢丢脸面。但现在,为啥基金公司们都纷纷扛不住了,宁愿丢脸也要清盘呢?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6:59


首页 财经 正文
基金清盘“节奏”加快,买的基金被清盘了怎么办?
小白财之道 2017-10-27 23:29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今年7月、8月、9月份公告清盘或拟清盘的公募基金数量分别达到13只、13只、11只。

乍一看觉得没什么,可是跟从前相比,才能看出节奏的不寻常。据《中国经济时报》披露,自从2014年9月业内首只基金--汇添富理财28天债券型基金清盘以来,2014-2016年基金清盘数量每年分别只有4只、31只和18只。这样一对比,今年基金清盘的“节奏”确实不同以往。

基金清盘是什么意思呢?看似加快的清盘节奏对投资者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基金清盘,就是指基金资产全部变现,将所得资金分给持有人。

清盘时刻由基金设立时的基金契约规定,持有人大会可修改基金契约,决定基金清盘时间。



进入10月后,这种密集的节奏还在继续,依旧有不少基金还在陆续清盘。

10月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旗下一只混合基金宣布进入清盘程序,这也是10月份以来第一只正式宣布清盘的基金;10月12日,泰达宏利发布公告称,泰达宏利收益增强债券型基金因为出现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故基金管理人决定终止基金合同并依法履行基金财产清算程序;10月15日,融通基金和华夏基金也分别发布了旗下基金召开持有人大会提议基金清盘的公告。此外,招商招熹纯债、嘉实稳康纯债两只债基也先后公布了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风险公告。



为啥这些基金会接连清盘呢?要知道,曾几何时,但凡有基金清盘,那家基金总是回引得无数吃瓜群众围观,总得丢丢脸面。但现在,为啥基金公司们都纷纷扛不住了,宁愿丢脸也要清盘呢?

我们先来看看一般情况下,清盘有哪几种原因。



第一种情况是,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定终止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职责终止,在6个月内没有新基金管理人、新基金托管人承接的。

第二种情况是,《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终止《基金合同》,不需要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第三种情况是发起式基金(基金管理人及高管作认购基金的一定数额的基金)在《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后,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终止;

第四种就是《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从今年清盘基金类型上看,债券型基金有29只、混合型基金有21只(包含5只保本基金),数量远超另外三种,货币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各有3只,QDII基金有2只。

分析人士认为,去年四季度以来债市持续调整、打新收益率下滑以及避险策略基金新规导致的保本基金清盘,是造成今年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沦为两大清盘类型的主要原因。



另外,有几只基金清盘原因是基金资产净值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基金合同自动终止。例如德邦纯债债券、建信恒丰纯债债券、国泰创利债券和泰达宏利收益增强债券型基金。

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是因为基金规模太小,带来的收入相对较低,却还是要占用公司的人力、渠道等资源,难以持续运营,所以在综合各项成本的考量下,基金公司决定清盘。这类基金又有“迷你基金”的昵称。



近两年迷你基金清盘分为“机构定制”(机构持有比例较高的基金,一般95%以上)和“非机构定制”两类,而前者成为清盘的绝对主力,且绝大多数都是规模低于5000万或者持有人不足200人而导致清盘。

对于“机构定制”类基金,一旦此前机构退出,难免沦为迷你基金,基金公司重点考虑是目前能否有新机构“接盘”。如果接盘侠未出现,大部分基金会选择清盘,毕竟维持一个“壳”的成本并不低--目前找帮忙资金推基金规模上5000万非常不容易,况且再申请一只新基金的速度也不慢。

而“非定制类”迷你基金的情况往往复杂,有产品设计问题,比如某些产品因基础市场环境变化,一些“跟风”型产品带有明显的投资局限或认知缺陷,会给投资带来困难,造成一批基金逐步“迷你”。

近年来还存在一些产品设计独特的品种,遭遇政策变化、市场不振等影响,两三年来业绩平平,渐渐沦为迷你基金,其中就包括一些风格明显的主题型、行业指数型基金。



据《证券时报》报道,此前,相关部门针对“迷你基金”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申报新基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数量超过10只,将被暂停申报新基金;同类型“迷你基金”超过3只,也会被暂停申报同类型基金产品。该要求仅是口头传达,并未下发正式文件,但无疑将使得基金公司加快旗下迷你基金处置步伐。

业内人士认为,所谓“清盘”,清走的那些基金大多不适合投资持有。如果这些个基金一直不清盘,就那么拖着,投资者会一直被收走管理费,而基金本身的业绩却每况愈下,对投资者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都是骗子 发表于 2017-10-31 17:31

买基金风险也很大:@

都是骗子 发表于 2017-10-31 17:32

巴哥超过了50%的专业基金经理水平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9:22

都是骗子:)
所谓三板发行之时我就有原创帖贬低市场的多个圈钱花样。:loveliness::)

巴山 发表于 2017-10-31 19:23

包括近期的无股票市值来申购圈钱国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机构高价参与的"坑爹"定增:当年的16.7元如今只值2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