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孤独——摘自徐宏利《孤独与艺术》
注:不要嫌它晦涩,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这是提高我们心智的唯一途径
所有试图主宰自身的人都应该看到生命的深处。世界只有一个,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另有一个世界:从显意识中的灵性到潜意识中的躁动,从感情的飘升到思想的裂变,从想象的幻影到心绪的节奏。这里是一个色彩纷呈的天地,每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都应该主动的开发和建设这属于自己的天地,把它变成绝无仅有的别一世界。这样的人才是有效的掌握和调整个性的强者。走向孤独是自主人格的觉醒。是人们提高自身水平的方式之一。
自为的孤独(也就是主动选择的孤独)是本质的孤独。自为的孤独者知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完全理解是普遍的,被理解者的独特性决定着他无法被彻底认同。无论社会情绪多么强劲,无论环境具有多大的裹挟性,你还是你,并不企盼别人的赞赏和认同,也不在乎他人的责难与贬斥,因为你有一个强大独立人格。
自为的孤独是内在丰富的孤独。这种人着意营造个人的精神世界。这里的一切不是静止的。理性意识和感性体验在交流,现实观念与未来精神在交流,想象与回忆在交流。自为的孤独者是自由的,常常生出超越社会束缚的快乐。
自为的孤独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孤独,这种人的精神可能暂时不为社会认可,但总归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所以并不与世为敌。走向孤独是自主人格的觉醒。是人们提高自身水平的方式之一。
自在的孤独(也就是被抛弃的,失落的孤独)是盲目的孤独,这种人的无归属状态并不来自于内在动力,而是外在的压力。他们被命运抛弃了,无可奈何的面对心灵的角隅哭泣。他们极容易体验到人生的原始忧虑,以凄然和留恋的目光遥望着抛弃他的社会,至多是在心灵里筑起往日生活的祭坛。
自在的孤独是现象的孤独。这种人有强烈的社会向心力,惶惶不可终日的为个人的归属感寻找出路。总是把自己交给别人去爱抚,总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知遇。这种人有时也能接受差异,但总希望差异形成互补关系,转化成互相理解的粘合力。
自在的孤独是内在贫弱的孤独。这种人是生活的不幸者,于社会的日渐疏离是他们的所知所感日益萎缩,失望使其丧失了希望,压力使其丧失了动力。
社会抛弃了这种人,他们也要抛弃社会。归属愿望彻底破灭后,他们回忆冷眼相视,别人就是地狱成为其笃信的真理。人性之恶成了他们喋喋不休的话题。
现代工业文明创造了一种疏离的生活方式。这是自在的孤独如此普遍的原因。 所有试图主宰自身的人都应该看到生命的深处。世界只有一个,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另有一个世界:从显意识中的灵性到潜意识中的躁动,从感情的飘升到思想的裂变,从想象的幻影到心绪的节奏。这里是一个色彩纷呈的天地,每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都应该主动的开发和建设这属于自己的天地,把它变成绝无仅有的别一世界。这样的人才是有效的掌握和调整个性的强者。走向孤独是自主人格的觉醒。是人们提高自身水平的方式之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