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底的简易辨别参考
本帖最后由 雅朤 于 2024-1-6 21:29 编辑一、均线规律判断 (如下图);
二、共振,根据江恩理论,当k线系统、均线系统、成交指数等技术指标都发出买入或卖出信号时,会引起技术共振;
三、统计:根据历史、历次底部特征、条件计算出底部指标,并与与各指数历史底部相互印证(如下图)。愚见仅供研究参考
本帖最后由 雅朤 于 2024-1-8 06:52 编辑
过去买10个馍3个人吃,能维持两天,现在买10个馍30个人吃,只能是轮着吃,今天一部分人先吃,明天再一部分吃.......有限的资金不可能一下把5000多只股票、如此巨大体量的市场整体推动,即使场外资金进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量,走成较强的牛市也难,也只能S形上坡爬行(省力),结构行情、结构市场将长期存在,记得我炒老八股(只有8只股票)时,市场根本就不存在资金问题,时常出现申购时,递交申请单还没排队到柜台前(那时除大户室外都是柜台交易),股价向上甚至已翻倍了,为申购新股,头天晚上就在外面露天排队等认购是常事,夏天还好些,冬天还需带着行李,嗨!怀念那些买票的日子,为外地申购新股(新股当地发行)我和老婆请假坐长途提前赶到,夜里轮流排队....... 怀念!还是怀念,那时虽辛苦但很幸福,因为那时的回报是丰厚的,上了瘾(炒股像吸毒)一发不可回头......, 真正的低点是股王出山! 据我判断:目前行情就是底,行情的底是指一个区域,即称之底部区域,而不是一个点,即低点,低点是很难找的,而底部区域非常容易判断;再,市场底基本出现,还需政策底的叠加,才能形成真正的底。
真正的底(叠加底)还有多远?个人认为:最迟大致在全国两会(人大、政协)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寻获经济增长和刺激政策的明朗行情才能真正起来。愚见仅供参考 其实看顶和底最最重要的是积累 , 指标全是次要的 , 一次底和一次底不一样, 一次顶和一次顶不相同经历多了 ,看得多了 ,就有感觉了,有时候看图形 比看指标还要重要,抖音很多二三十岁的主播开播, 都在叭叭谈股票 ,谈大盘顶和底,其实他们自己都没入门 , 即使他【她】是专业博士毕业也是如此。 8频道《繁花》的故事始于1992年的上海,那年中国股市迎来史上第一次牛市。电视剧旁白开门见山地说,约100年历史的美国道琼斯指数,当时也不过3300点;刚满一岁的上证指数,已经接近1000点。“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抓住了机会就有可能改变人生。
32年后的今天,道指已突破3万7000点,上证指数仍在3000点线上挣扎。迈入新一年的中国股市,还在等待一个翻身的机会。 荐股王 发表于 2024-1-7 08:50
其实看顶和底最最重要的是积累 , 指标全是次要的 , 一次底和一次底不� ...
赶集刚回来,感谢!受教了,顺祝安康!
金玉良言,受益匪浅。
进入底部区域后,在最后的最后会来一次下杀,这个下杀很厉害。
坛子里都在等股王的信号也是这个道理,避开最后的下杀。
寻找安全王也说了,往往他觉得足够便宜了,满仓了,又吃了一次杀跌。
现在的票太多,板块太多,各指数我认为是不同步的,上证进入底部区域是被权重牵引,我认为现在需要分开看,指哪打哪,看上证50就分析上证50,看沪深300就分析沪深300,我也是认为上证50和沪深300是进入底部区域,风险是已经相对较低了,但是看中证2000,我的结论是下跌才刚开始,或者说是中证2000的行情,在这周五我认为是确定结束,我也是在周五差不多清空了小盘票,保留绩优中盘,以及刚开始定投沪深300和中证500。 高手!谢谢你! 本帖最后由 雅朤 于 2024-1-7 22:58 编辑
肆无忌惮牛 发表于 2024-1-7 18:29
现在的票太多,板块太多,各指数我认为是不同步的,上证进入底部区域是� ...
中国的股市体量太大,5000多只票,要想推动如此大的市场同步、同速、同向没有巨大的资金支撑很难!主力看到并非常清楚此问题,所以近年来机构也抱团并一直走结构行情,就是这个道理,以后结构行情还会延续,原因是没有如此大的资金形成合力(如内、外资,私、公募等等)推动,只能游击,中国的股市绝大多数是散户参与,环境非常有利于割韭菜(割了南地割北地、割了东地割西地),乐割不止,乐割不疲,还将子子孙孙割下去,不仅在亚洲、在全球也是独有的特色(胎里带)........ 机制、体制不改还将永远延续,祝您及所有的股友都有好运!
大多数都是历史规律的线性推演,参数越多模型越复杂。 往事随风转 发表于 2024-1-8 07:23
大多数都是历史规律的线性推演,参数越多模型越复杂。
您说的很对,深有体会。
荐股王 发表于 2024-1-7 08:50
其实看顶和底最最重要的是积累 , 指标全是次要的 , 一次底和一次底不� ...
可否请教一下股王,2005年和2014年,您认为哪一天或者哪几天可以确认上证底部?或者说底部指标已出现?
总结到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