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股手 发表于 2015-11-4 08:32

上海浦东第二批国企改革启动 四大集团5家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上海浦东第二批国企改革启动 四大集团5家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据悉,11月2日下午,上海浦东新区举行第二批国资国企改革启动会。本批国资国企改革主要有三大重点:一是聚焦三大主体,着力打造“张江科技城”建设;二是将原东岸公司与滨江公司等浦东国资委体系内的相关企业整合,组建为注册资本20亿元的浦东国有独资东岸集团;三是加快浦东投资控股集团建设。

  在此背景下,作为在张江核心园区市场化运作的上市公司,“张江高科”将从纯粹的工业地产经营中脱离出来,在从事科技园区综合服务的同时,成为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产业投资商。为了与张江集团、科创集团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张江集团持有的张江高科10%股份将划转浦东科创集团,通过产权纽带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未来张江高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上述消息面影响下,昨日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再次异动,据数据显示,张江高科(8.14%)、市北高新(5.03%)、上海家化(4.38%)、兰生股份(3.55%)、浦东金桥(2.80%)、浦东建设(2.79%)、双钱股份(2.79%)、外高桥(2.49%)、海立股份(2.48%)、自仪股份(2.20%)和亚通股份(2.07%)等多只个股涨幅均在2%以上,表现突出。

  对此,国金证券表示,2013年12月份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国改革资20条”,奠定了上海国企改革排头兵的地位。今年6月份,浦东新区发布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可以说上海国企改革稳步推进,而上海市国资总量大、效益高,其国改有着更大的市场空间。当前上海地方国资的总量在12万亿元左右,占全国地方国有资产总量的10%。

  另外,2015年9月13日,市场期待已久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得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意见》的出台为后续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国金证券表示,根据上海省属及区属集团所属的产业、集团资产规模、盈利能力、集团改革经验、改革路线及规划等多方面看,未来可重点关注东方国际集团、上海纺织集团、上海华谊集团、浦发集团等四大集团改革动向,随着改革逐步深入,相关上市公司也将迎来新上涨契机。

  东方国际集团:建议重点关注存在集团整体上市,资产注入的预期东方创业;东方创业是集团旗下惟一的上市平台,在上海自贸区内拥有一定的保税物流仓储产业,另外,公司在迪斯尼也拥有一定物业业务。结合集团整体上市的战略,集团后续核心商贸物流资产将会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上海纺织集团:集团目前资产证券化率较低,集团明确表示将加快推动集团整体上市。2015年4月份,上海市国资委将其持有集团49%股权无偿划转至上海国盛集团(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的大型投资控股和资本运营公司),资本运作渐渐启动。龙头股份作为集团品牌经营及纺织产业平台,存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预期。

  上海华谊集团:目前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约为39.2%,集团改革方向明确为整体上市。2015年9月份,集团将部分化工核心资产注入双钱股份。另一家上市平台氯碱化工,还未出现大的改革动作。结合两家上市公司的主营情况,市值、主营与集团未上市资产的关联性等方面,氯碱化工值得重点关注。

  浦发集团:集团“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高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证券化运作能力。建议关注集团惟一上市平台,存在资产注入预期的浦东建设。


  浦东建设:业绩改善源于费用控制和投资收益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浦东建设发布2015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下降17.60%,毛利率8.21%,同比下降3.27个百分点,归属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9.78%,EPS0.21元;据此计算公司2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6亿元,同比下降41.88%,毛利率8.41%,同比下降5.02个百分点,归属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10.43%,EPS0.12元。

  事件评论
  业绩改善源于费用控制和投资收益增加: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上海市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同比下降6.67%,导致公司上半年在建项目实现的工作量下滑,上海地区收入同比下降22.08%,总体收入下降17.60%。叠加毛利率同比减少3.27个百分点,公司上半年毛利下降0.70亿元。但受益于费用控制,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减少0.01、0.23、0.19亿元,结合投资收益增加0.31亿元,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78%。

  分季度看,同样受益于费用下降及投资收益上升,公司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43%。

  上海国企改革直接受益标的:公司于2014年7月收购控股股东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浦建集团,不仅扩大公司自身经营范围,避免同业竞争,而且大大提升了浦发集团对公司资产注入的预期。浦发集团主业包括市政建设、房地产、环保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截至2014年底净资产498.74亿元,接近公司10.5倍,2014年市政建设收入56.46亿元,为公司1.45倍,集团资产注入空间较大。随着上海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公司业绩与估值均有望提升。

  预计公司2015、2016年的EPS分别为0.58元、0.67元,对应PE分别为16、14倍,给予“买入”评级。



  双钱股份:打通化工产业链,有助于发挥规模效应提升盈利水平
  事件:公司拟向华谊集团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能化公司100%股权、新材料公司100%股权、精化公司100%股权、投资公司100%股权、天原公司100%股权、信息公司55%股权及财务公司30%股权。同时公司拟采用询价方式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金额为1,164,691.81万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计划配套募集资金373,331.67万元。

  标的资产行业地位突出,产业链优势明显:标的资产能源化工业务板块下甲醇产品产能位居我国华东地区第一名,拥有160万吨/年的甲醇生产能力;醋酸产品产能位居我国醋酸行业领先地位,以105万吨/年的醋酸生产能力排名我国醋酸生产制造业首位。标的资产及其子公司拥有主要专利权398项以及4项境外专利权,下游行业细分领域拥有多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储备,为化工产品下游终端应用领域的产品技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未来发展基础。标的资产化工产品业务板块的整合形成了“基础化工产品——中端化工原辅材料产品——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化工产业链一体化业务体系。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保障标的资产整体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购买资产价格合理,上市公司业绩改善明显:标的公司2013、201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9,661.73万元和93,719.76万元,同比增长了136%。按公司购买的价格计算,对应的市盈率为13倍,相比目前化工类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公司此次的购买价格非常合理。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由34,231.78万元上升至127,271.24万元,提高271.79%;每股收益由0.38元/股提高至0.70元/股,提高84.21%,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打通化工产业链,有助于发挥规模效应提升盈利水平。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能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服务和绿色轮胎各业务产品置于一个平台下,华谊集团实现旗下经营性核心资产上市,使上市公司构建“3+1”的业务模式。通过横向、纵向产品延伸,实现产业链的整合,有助于上市公司形成“基础化工产品——中端化工原辅材料产品——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绿色轮胎”的化工产业链一体化业务体系。未来公司的规模经济效应将逐渐显现,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盈利预测。预计15及16年公司将实现净利润15.27及17.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及14%,对应每股EPS分别为0.72及0.82元。对应最新股价的PE分别为20及18倍,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重组审批风险:经营风险:业务转型风险。



  东方创业:外贸股多概念共振
  多部委出台稳外贸政策,9月外贸数据回暖,四季度为传统圣诞节出口旺季。近日部分外贸股迎来多重概念。

  8月以来多部位稳外贸细则密集出台,截至目前共有财政部,发改委,
  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等部委出台政策。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9月18日发布通知将取消海关监管手续费;免收检验检疫费,据财政部统计,两项措施可减轻外贸企业负担35亿元。

  海关总署13日数据显示9月出口值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9%。出口总值同比增6.3%
  公司外贸业务占主导地位。贸易对手方平均覆盖各大洲。美洲欧洲合计占比超过40%,圣诞节出口概念较强。

  后续应密切关注欧洲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相关经济体主要指标的影响


  龙头股份:营业收入下滑幅度扩大
  2009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1亿元,同比下降17.9%;营业利润284万元,同比增长114.4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112万元,同比增长2.1%,实现每股收益0.05元。其中7-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6亿元,同比下降18.8%,营业利润-583万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27万元,同比增长103%,实现每股收益0.019元。同时,公司已经通过转让部分股权及资产事项,如果事项进展顺利,公司预计2009年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相比,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公司集上海概念股、创投等诸多概念于一体。公司主营针织品(内衣为主)、家用纺织品和服装业务,是上海老牌纺织股,拥有三枪内衣、民光家纺和海螺服饰等当地知名品牌;并且参股上海交大科技园、PE投资多家高科技企业,代理“迪斯尼”儿童内衣在中国的销售,集创投和迪斯尼概念于一身。

  公司收降利增。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国内纺织出口同比有所下降以及内需也相对疲软的影响所致,公司上半年出口收入大幅下降36%。但公司的营业利润同比出现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毛利率大幅提高4个百分点,至20.1%,这主要得益于终端渠道和业务结构的优化。

  营业外收入减少,导致公司净利润增长不大。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增幅比营业利润小的原因在于:公司上半年营业外收入同比下降67.8%,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获得动迁补偿收入2957万元,而今年没有。

  第三季度单季公司营业收入继续下滑。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继续下降18.8%,同比有所扩大。我们认为,这显示出公司产品还没有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公司出口业务来说。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09-10年的EPS为0.04元和-0.13元,维持公司“中性”投资评级。


  氯碱化工:三季度亏损,全年仍不乐观
  2009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357,244万元,同比下降19.16%;利润总额-13,030万元,同比下降289.8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044万元,同比下降329.70%;基本每股收益-0.1128元。其中,2009年7-9月,营业收入127,409万元,环比第二季度上升11.7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321万元,同第二季度-64.16万元相比,下降13,25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152元。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氯碱行业整体低迷,公司作为氯碱行业的代表公司,其主导产品烧碱、PVC价格大幅下滑,同时报告期内公司部分装置减排停产,进行人员安置以及在化工区合资公司出现同时出现亏损影响权益性收益更是使公司业绩雪上加霜。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2.67%,同比上升1.89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部分装置停产进行人员安置使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0.52%。

  国内第二大乙烯法PVC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是PVC、烧碱、其它氯产品等化工原料和产品的生产销售。是国内上市公司中乙烯法生产PVC的代表企业,目前拥有乙烯法PVC42万吨/年、烧碱76万吨/年、糊树脂4万吨/年的产能,是国内最大的氯碱企业之一。

  乙烯法成本优势相对减小。与年初相比,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乙烯、VCM价格上涨分别超过50%和30%,PVC价格上涨远低于原料上涨幅度,同电石法PVC相比,乙烯法成本相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

  参与PVC期货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公司通过在PVC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套保总额为对应标准合约现货年产量的70%,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PVC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同时PVC期货能改变聚氯乙烯市场价格混战的格局,增强国内商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利好整个行业。

  业绩表现取决于行业复苏进程。氯碱行业的整体景气度对公司未来业绩至关重要。氯碱产品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具有强周期性,目前正处于行业地点,最近PVC价格出现小幅上涨,行业整体出现随宏观经济复苏的迹象,同时房地产等下游行业的良好走势提高了对PVC等产品的需求,氯碱产品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浦东第二批国企改革启动 四大集团5家上市公司值得关注